俄乌战争打了3年了,曾经在网络上风头很劲的车臣部队,近几个月表现的“特别的低调、很安静”。
最近的消息是,车臣部队在俄本土库尔斯克州进行作战,但是,打得并不好。

去年8月6日,上万名乌军突然攻入俄本土库尔斯克州,缺乏实战经验和重武器的俄本土防守部队被打得节节败退。
在关键时刻,俄军调拨车臣士兵紧急进入库尔斯克州阻击乌军的进攻势头,当时卡德罗夫表示“在12月底之前可以彻底击溃攻入库尔斯克的乌军”。
很明显,随着朝鲜部队进入库尔斯克,这意味着车臣部队并没有完成这个目标。

而近几个月,车臣部队表现得非常的低调,主要是两个原因:
1、车臣部队,没有重型武器、无大兵团作战的经验,面对西方武器武装的并硬抗了俄军三年的乌军精锐部队,车臣部队占不到任何便宜。
历史上多次造反叛乱的车臣部队,虽然在1999年在普京的铁腕手段下而臣服,但是,俄罗斯依然对车臣有很大的戒心。
俄罗斯不但有意控制车臣部队的数量规模,而且不允许车臣拥有重型武器,比如坦克、装甲车、大口径火炮等。
俄乌战争爆发后,卡德罗夫趁机进行大量扩军,车臣部队一度达到了7万多人,要知道,整个车臣民族也不过200万人,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。
车臣军队的数量进行了扩编,但是,车臣部队依然是一支只装备了RPG火箭筒和班用机枪的轻步兵。
在俄罗斯内部对车臣不信任的影响下,它依然没有重型装备,这导致车臣部队只能进行巷战和城市作战,而不具备大规模大范围的攻坚作战的能力。
打到现在的俄乌战争,车臣部队最大的战功就是马里乌波尔钢铁厂战斗,然后就更多的出现在了小视频中,再无突出的战绩。
另外,车臣部队士兵素质不高,也是原因之一。
车臣民族不到200万人,虽然尚武,但是不重视教育,这导致车臣士兵勇猛有余,但是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模式。
民众的文化素质,才是第一战斗力,车臣用自己的经历,给他国更多的警示。
2、卡德罗夫,可能确实在为“后普京时代”做准备,从而刻意在保存军事实力。
没有普京,就没有卡德罗夫的今天,普京对卡德罗夫有知遇之恩。
在2004年5月9月,卡德罗夫的父亲,时任车臣总统,艾哈迈德.卡德罗夫,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被暗杀后,是普京第一时间钦点现在的拉姆赞.卡德罗夫为新一任的车臣总统。
如果当时普京不这么做,别说卡德罗夫当上车臣总统,可能整个卡德罗夫家族已经被其他的车臣武装彻底消灭了。
车臣可能不忠于俄罗斯,但是,卡德罗夫没有理由、也没有必要背叛普京。
但是,现在的情况可能不同了,随着俄乌战争走向的不确定性,卡德罗夫要为“后普京时代”做准备并保存实力。
普京的任期是到2030年,届时年满80岁的普京,很可能是最后一届任期,而新上任的俄罗斯总统,对待历史上多次叛乱的车臣,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政策。
而且,已经持续了3年的俄乌战争,在大大消耗了俄罗斯国力的同时,也让俄罗斯政坛的走向更加扑朔迷离。
面对众多的不确定性,人口数量不足200万的车臣,保存军事实力就成为最为重要的选择,对卡德罗夫来说,拥兵自重是保持自身政权稳定的最关键因素,没有之一。
所以,卡德罗夫肯定不会背叛普京的,但是,他在刻意保存车臣部队的实力,也是很明显的。